养生要先养气

2018-09-10  来自: 南阳仲圣养生酒厂 浏览次数:1203

中医认为“气”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,是生命之本。《庄子·知北游》里说:“人之生,气之聚也;聚则为生,散则为死”,《素问·举痛论》也说:“百病生于气也”,强调的都是“气”之于人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。中医养生保健以养气为首务,讲究以气养生,认为以气养生有延缓衰老、祛病延年的功效。那么怎样养气才能获得健康和长寿呢?

忌大喜,养心气:养生的很大障碍是异常的情绪波动。中医认为“喜伤心”,“喜则气缓”,这里的“喜”指的是大喜和狂喜。养生虽然要保持喜悦的心情,但过度的喜悦却会使心气上冲,扰乱正常的气机。清代有位状元被招为驸马,因为高兴过度得了躁狂症,一位名医诊脉后告诉状元:这病没治了,让他马上回老家,如果三天之内到不了家,恐怕就成外乡野鬼了。状元于是连夜启程奔赴家乡,终于用了两天半的时间回到家,不久他的病也痊愈了。状元回京后质问医生为何咒他早死,医生笑答:“此病因大喜所致,属心病。心病还需心药医,我用急死来激起你的恐惧,恐起喜自灭,喜去则心火下降,肾水上升,水火相济,心气平复,病自然无药而愈。”

莫生气,养肝气:肝有“将军之官”之称,它与胆的关系密切,并有协助胆“决断”的能力。中医认为“怒则伤肝”,无论是肝气郁滞还是肝气太过,都会导致肝火上亢,狂躁易怒,而发怒往往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,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篇》里说“大怒则形气绝,而血苑于上,使人薄厥”,可见保持心态的宁静与平衡有多么重要。养肝气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制怒,也就是增强对愤怒情绪的调解和自控。只有不生气,肝气才能调和,气机的运行才能顺畅。

少忧思,养脾气:中医认为“忧思伤脾”,“思则气结”,如果一个人整日为了琐事胡思乱想、思虑过度,就会伤及脾气。脾气不升,会导致中气下陷,出现腹泻、脱肛,甚则脏器下垂。而脾气虚则使得人的面色差,胃部不舒,神经衰弱。化解忧思的好办法是让自己的头脑变紊乱为专一,变无序为有序,变忧思为乐观,变狭隘为宽容,这样就能打开“气结”,充养脾气。

少言语,养肺气:肺主气,司呼吸。古人养生要“调息”,这针对的就是呼吸而言,要求呼吸要“深细匀长”,这就需要锻炼肺活量,增强肺功能,补充更多的氧气。中医认为“多言耗气”,孙思邈也告诫“莫多言”、“多言则气乏”,意思是话说得多容易耗损肺气,少说话则可以使肺气得到充养,不至于轻易耗散。呼吸是人生命的重要体征之一,只有肺气得以充养,人才能充满活力。

食清淡,养胃气:胃气泛指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,胃气充足是机体健康的标志。中医认为“有胃气则生,无胃气则死”,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更明确提出“人以胃气为本”。养胃气就要给胃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,食大鱼大肉或过于粘腻的东西都会增加胃的负担,清淡饮食才是养护胃气的一大其法宝。

常咽津,养肾气:中医认为“肾为先天之本”,也是全身的气根,更有“气归于肾”之说。肾气充足,人的生命力便旺盛,就能延迟衰老。反之则会出现一系列肾气虚衰的症状。充盈养护肾气的方法很多,“练津生精,练精化气”就是很好的一个。用叩齿和舌头搅动牙齿的方法刺激津液的分泌,待津液盛满口腔之后,分三次咽下。长期咽津,肾气自然充盈。

关键词: 养生要先养气           

产品展示

南阳仲圣养生酒厂,专营 仲圣养生酒 等业务,有意向的客户请咨询我们,联系电话:0377-65979188 18238116888 18238138866

CopyRight © 版权所有: 南阳仲圣养生酒厂 网站地图 XML


扫一扫访问移动端